爱烟台 发表于 2021-9-22 09:40

“芝罘手造”区成文博会网红打卡地

华丽富贵的美人披,古朴典雅的芝罘剪纸,层次分明的猛虎绣像,富含神韵的人物彩塑……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芝罘展区,一件件精美的非遗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人们流连在展区里,认真地欣赏着这些作品,并与之合影,有不少网络主播更是特意拿着设备赶来进行拍摄直播。
美人披的展台设在芝罘展区靠近入口正中央的位置,在聚光灯之下,缎面的纹理、刺绣钉珠的细节一览无余,整件衣服流光溢彩。这件衣服出自旗源服饰负责人、跨界设计师陈燕琴之手。据了解,旗源是一家有106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历经了一个家族四代人的传承,是目前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服装企业。
陈燕琴告诉记者:为参加此次博览会,她特意设计制作了这件“传世美人披”,这件衣服由云间、畅享、承载和发生四个部分组成,“云间”代表着一种尊崇的地位和身份,预示着我们芝罘区作为烟台市的文化高地,必将有一番更大的作为。芝罘区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地方,它既记录着历史,也连接着未来,所以她通过“畅享”这样的一种设计,将我们芝罘区的文化呈现在其中。“承载”象征着在这件衣服当中,不仅仅承载着旗源匠心的技术,也承载着全区父老乡亲对芝罘这方土地的热爱,还有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中国梦的畅想。“发生”体现在这款服装的设计,总长度三米九九,体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念,在芝罘区这样一个沃土当中,会创造无限的可能,无限的未来。这次文博会,旗源希望通过服装把芝罘的故事讲述给世界听,把芝罘的声音向世界传达。
与之相对的剪纸展位上,芝罘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遗——烟台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巧燕创作的《城市印记·芝罘故事》系列剪纸也备受瞩目。梁巧燕自幼随奶奶学习剪纸,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擅长原创性主题创作,用剪纸讲述家乡故事,讲述中国故事。这套作品可以说就是她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谈及创作目的时,她说:“树有根,水有源,一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有它的根脉和源头…烟台古称“芝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亚洲最集中的的外国领事馆现代建筑群,7000多年的白石古遗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城市。如果能以剪纸的艺术形式把这些历史记录下来,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创作时,她选取了太平庵、所城里、东炮台等十个标志性强,能够代表芝罘文化底蕴的风景古迹,在保留胶东传统剪纸符号的基础上,加以现代创意设计理念,分层套色晕染技艺 ,复古风色系呈现,表达了包容与开放,古老与现代相交辉映的城市印象。
旁边的绒绣展位上,一大群人正围在展位边欣赏绒绣技艺展示,济南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她从来没听说过绒绣这种艺术形式,看到实物感觉跟十字绣差不多,直到亲眼看到绣制的过程才知道绒绣工艺如此复杂,真不愧是非遗项目。据了解此次参展的华艺绒绣有限公司前身就是烟台绒绣厂,是目前烟台绒绣的传承基地和保护单位,创建于六十年代,其产品销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数百万美元。烟台绒绣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类奖项,绒绣高档艺术品被作为国礼、市礼馈赠。著名的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巨幅壁画《祖国大地》,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的《东海日出》等绒绣作品都是烟台绒绣厂出品。华艺绒绣的负责人石岩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精品之作《虎》。“这幅作品打破了传统绣作模式,针对不同的部位特点,采用栽毛、剪绒、插针等特殊针法,将老虎用立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虎目不怒自威,皮毛触感厚密,栩栩如生,每次展出都令观者赞不绝口”石岩说。对面的胶东彩塑展位,一名主播正现场直播讲解彩塑作品——《山风吹过》,这件作品塑造了一个娇颜俏丽的乡村少妇的形象,花海中,她螓首蛾眉,粉面朱唇,身着传统的盘扣对襟袄,微微侧头,轻闭双眸,沉浸在感受微风、花香的惬意里,长长的秀发也随风飘动。这件作品的创作者是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创作奖获得者、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彩塑"传承人陈玉录,他多年来从事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研究和整理,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突破了传统的“三分塑,七分彩"的束缚,创作了大量的以胶东当地人文题材的彩塑作品以及中国民间寓意吉祥喜庆题材的彩塑作品。彩塑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军美展,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以及多个全国性重要雕塑展,作品被国内专家学者高度赞赏,多次荣获嘉奖。陈玉录告诉记者:“这件作品我用了半年时间才创作完成,用胶东彩塑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在党的领导下,人们早日战胜疫情的信心和自由呼吸在大自然之中的美好向往。”(赵海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芝罘手造”区成文博会网红打卡地